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上周法說公布財報再創驚奇,不僅沒有隨著龐大資本支出壓力讓毛利率又跌回50%關卡,反而在2021年第四季財報繳出毛利率52.7%、達到財測高標上緣表現,台積電也預估2022年第一季財測,毛利率將回升到53%至55%,甚至是在砸440億美元(約1.2兆元新台幣)。相比之下,英特爾揚言發展IDM 2.0戰略政策,並試圖擴展在晶圓代工業務領域,卻也坦承毛利率未來2年將下降至51%至53%,加上IDM廠商身分,恐怕會出現與客戶競爭的情況。

台積電2021年第4季營收4381.9億元,季增5.7%、年增21.2%,創歷史新高,毛利率52.7%,稅後純益季增6.4%、年增16.4%,每股盈餘6.41元。2021年合併營收達1兆5874.15億元、年增18.5%,稅後純益5965.4億元、年增15.2%,每股盈餘23.01元。至於2022年第一季財測,營收預料落在166億至172億美元、季增9.2%,毛利率約53%至55%,營業利益率42%至44%。

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預估,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規模落在40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

英特爾在去年10月公布最新一季度財報就警示,英特爾的核心業務資料中心銷售額增長10%,但營收跟營業利潤沒有達到市場預期,該公司PC方面的銷售額在實現7個財季增長後出現緊縮,英特爾也面臨晶片短缺問題,PC客戶也被零組件短缺跟疫情爆發後需求進入放緩區間而拖累。

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上任後,宣布重返晶圓代工業務,並推出第12代core-i處理器與不斷搶市的AMD競爭,甚至全面更新製程結點命名,以及推出次世代的Xeon伺服器處理器,以及全新的獨立顯卡架構Xe-HPG、名稱為「Intel Arc」。《華爾街日報》點出問題,英特爾轉行面臨一系列問題,若無法說服投資人,它有技術可以支撐營運,不然單靠美國政府補助很難走得更遠。

據韓媒Korea Herald報導,三星想要在2030年達成全球系統半導體龍頭,但隨著跟台積電在資本資出較勁遭到超車,台積電今年宣布資本支出擴大至最高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1兆),高於三星的45兆韓元(約新台幣1.04兆元),資本支出將有7~8成用在2/3/5/7奈米先進製程,10%用在先進封裝及光罩技術,剩餘用以特殊製程,並將至2025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從10~15%,上調至15~20%。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表示,受惠於手機、高效能運算(HPC)、物聯網以及車用等需求強勁,看好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可望成長20%,預期台積電今年美元營收可望成長25%至29%,包括市占率提升、漲價效益及出貨量增加,將是台積電今年營運成長動能。

除了毛利率與資本支出規模問題,英特爾還面臨近年來一直無法處理的產能問題,Pat Gelsinger雖然上任以來不斷針對台積電,但也在去年12月中訪台,就是要確定3奈米製程訂單,預料3奈米產能將由蘋果、英特爾分得,顯示就算英特爾相當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的競爭對手,還是不得不在先進製程產能有求於台積電。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也指出,三星與英特爾分別有資本支出目標繁雜及技術不如人等問題,身為IDM廠商也得面對與客戶競爭,導致客戶不敢放心下單的困境,加上台積電技術與雄厚資金當靠山,未來發展相當可期。

#三星 #全新 #系統 #全球 #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