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26日)用普通話、閩南語和客家話三聲道向台灣民眾拜年,強調閩、客語都是漢語方言,希望有機會到台灣與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對此,陸委會昨回應稱「我們歡迎朱女士(朱鳳蓮)於適當時機訪台」,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今(27日)進一步說明,指所謂「適當時機」即兩岸疫情趨緩後,並稱,若朱鳳蓮訪台,屆時陸委會也將善盡地主之宜。
朱鳳蓮26日在國台辦記者會結尾時,接連用普通話、閩南語、客家語三聲道向台灣民眾拜年。她表示,自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人,她講的客家話,台灣桃園、新竹、苗栗、屏東、高雄的客家人都聽得懂,接著大秀客家話表示,「我希望有機會去台灣,和桃園、新竹、苗栗、屏東、美濃的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尤其是用客家話交流,自家人講自家話。」
陸委會昨回應,台灣社會具有豐富多元族群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的核心,在於忠義團結、開拓進取等精神,在台的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經過長期的努力打拚與付出,共同創造了自由民主多元的台灣社會,「我們歡迎朱女士於適當時機訪台」。
邱垂正今進一步說明稱,如果朱女士(朱鳳蓮)確實有意願來訪,「我們歡迎朱女士在兩岸疫情趨緩後,能夠敞開心用、放下不必要的政治框架來台交流,本會也將善盡地主之宜,相信朱女士在台期間的親身體驗,一定會對台灣民眾的自由民主多元開放包容的生活方式,有更好的理解與認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