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倉公墓全區遷葬後,通透明亮,綠草如茵,大幅翻轉民眾對佐倉的刻板印象。(花蓮市公所提供/王志偉攝)
佐倉公墓全區遷葬後,通透明亮,綠草如茵,大幅翻轉民眾對佐倉的刻板印象。(花蓮市公所提供/王志偉攝)

花蓮市佐倉公墓禁葬30多年,市公所推動轉型為運動公園,不過A區約有4百多個墓基,遷葬進度非常緩慢,多年來持續起掘安奉,今天宣布,A區7.6公頃土地終於完成全區遷葬,為轉型邁出一大步;市長魏嘉賢強調,持續爭取經費建構親子共融公園、球類運動、長青樂活等設施,期盼打造一座全民運動館。

花蓮市內具有百年歷史的佐倉公墓,占地13.3公頃,墓區分為A、B、C三大區塊,雖已禁葬近30多年,土地也被變更為公園用地,但因墓區廣大,其中A區原有2000座墓地,殯葬管理所長陳柏欣表示,市長魏嘉賢上任後,當時A區仍有約4百多個墓基,除清查墓基的身分,若無主墓予以起掘並另外安奉,讓A區墓基逐漸減少,進而讓有主墓的家屬產生遷葬的意願,終於讓A區完成全區遷葬的目標。

魏嘉賢說,他上任後擬訂活化佐倉公園的短中長程計畫,爭取體育署600萬元前瞻計畫,鋪設1萬6千平方公尺的多功能運動草皮之後,2020年爭取花東基金2000萬元辦理串聯道路改善,去年再度獲得花東基金核定2222萬元補助,辦理佐倉全區起掘安置以及其他公園規劃改善工程。

魏嘉賢說,至於B區及C區的遷葬作業,則會再向上級政府爭取經費辦理,對於民眾反映周邊私人墓地的問題,則籲請家屬配合,讓佐倉公園成為花蓮最重要的運動生活園。

各界關界,位於A區的火葬場是否拆除,陳柏欣表示,有民眾具名聯署希望保留火葬場設施,經縣府106年度、109年度文化資產審議會均決議「列冊追蹤」,並建議花蓮市公所辦理公聽會,110年度第2次會議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仍為「本案維持列冊追蹤」。

#遷葬 #花蓮 #佐倉 #公園 #魏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