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晶片荒問題難解,各大廠皆全力擴產、擴廠以滿足龐大的客戶需求,台積電今年也將資本支出提升至400至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1至1.2兆),有專家認為,台積電前所未有的發展,將大力推升台灣經濟表現,但同時間台灣卻面臨「荷蘭病」問題,非出口產業無法跟上科技業的步伐,不平等現象將變得更為嚴重。
美媒報導,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雖有部分流向海外,但仍有大部分是提供國內設廠使用,且400至44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相當於台灣國內生產總值約7500億美元的5%左右。
巴克萊新加坡經濟學家Angela Hsieh表示,「台灣國內的投資復甦是去年能有所成長的原因,而台積電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帶動其他科技公司也擴大投資計畫,積極的外溢效應帶動2021年的成長,我們認為良性循環會持續到2022年。」
不過,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卻點出,台灣經濟恐面臨荷蘭病問題,非出口產業無法跟上科技業的步伐,加劇不平等狀況。
Alicia Garcia Herrero補充說道,「半導體、航運甚至與全球貿易有關的產業,已經開始享受到高薪和成長,但服務業則處於另一個平行世界,這種成長分歧將會影響到薪資與通貨膨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