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簡化政府採購作業流程及減少列印紙本文件,公共工程會2015年起推動全國各機關採用「公開取得電子報價單」,適用對象以未達100萬元簡易財物採購,截至去年,採用電子報價單的全國各機關已是2015年的4倍,廠商採用簡易報價更逾8千次,累計節省成本約1千8百萬元、3.8萬小時及20萬公斤的碳排放量,作業省時、省力、省錢又環保,有效降低廠商參與政府採購成本及時間。

工程會指出,針對100萬元簡易財物採購,2015年起推動全國各機關採用「公開取得電子報價單」,廠商24小時皆可直接透過網路領標及報價,報價資料均以電子憑證簽章加密,機關利用線上開標決標,決標後簽訂電子契約,採購流程全程電子化。

工程會指出,電子報價單機制成效良好且件數持續成長,以去年為例,全國各機關採用電子報價單機制辦理者,共計4092件採購案,較2015年上線初期的756件增加4倍;去年吸引廠商用此簡易方式報價亦逾8千次,以每次可節省廠商約2400元、5小時作業時間及26.88公斤之碳排放量估算,可節省廠商之人力、交通費、影印成本及時間等相關成本約1千8百萬元、3.8萬小時及20萬公斤之碳排放量。

由於成效不錯,工程會陸續擴大適用於於押標金、比減價之案件外,經與內政部合作介接營造業及室內裝修業登記資料,去年10月1日起擴大適用工程案件,此類案件於工程廠商投標時,系統可即時比對廠商是否合格以減少廠商誤投標情形;機關開標時可再檢查一次合格性,以避免疏漏及錯誤,有效提升採購效率。

工程會表示,目前正在規畫中採購電子化提升機制包括無退票紀錄證明、納稅證明介接,並與台灣票據交換所、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協同合作開發系統,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測試後正式上線,持續擴大電子採購效益。

#廠商 #採購 #電子 #工程會 #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