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等5縣市食品因受311福島核災影響,已被禁止進口超過10年,如今有望開放,行政院今(8)日上午10點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
行政院宣布,將以「三原則」、「三配套」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台灣,三原則包括回歸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為國人食安把關;三配套則是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針對具風險品項要求雙證證明(即輻射安全證明+產地證明)、福島五縣食品於邊境進行100%檢驗。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並稱此事已獲得府院、地方共識。
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也提到,台灣不會進口「核食」,且台灣的檢驗標準比CODEX、歐盟、美國更嚴格,在邊境部分也會嚴格把關,確保食品安全;此外,食藥署也會每日公布檢驗結果,確保資訊公開透明。
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說,世界潮流就是走向「正常化」,當核汙染發生時,因大家無法掌握所以採取全面地區管制,之後進行風險管制,從地區管制變成品項管制,日本食品安全管理相信在世界上都受到肯定。至於日本對於核汙染的管制到底安不安全?陳時中指出,在福島等區域上、環境上,認為受汙染而可能無法恢復的區域,或暫時無法恢復的區域會禁止生產,檢驗結果不宜的也會禁止流通,加上高標準、符合世界標準的檢驗,其實內部管理非常嚴格;而已禁止11年,現在要初步開放,要讓國人更安心,因此限制品項更多、雙證管理的也更多,加上逐批檢驗,對於九大類食品也要加強抽驗,後市場管理的計畫也已擬定,基本上通過可以流通的產品,安全是有保障的,為讓國人安心,也會設定相關關卡來檢驗。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7日晚間表示,政府立場是以確保國人健康安全為原則,秉持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具體落實邊境管制,為國人食安把關,讓國人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指出,2011年3月11日發生日本東北大地震到現在已有10年,世界各國已紛紛放寬或解除對福島周邊食品的相關輸入管制。時至今日,仍對福島周邊地區「全部食品」禁止輸入的國家,全世界只剩下「台灣跟中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