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台積電陸續進駐台灣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分別功能與製成為何?
A1: 台積電2025年2奈米初期將會在新 竹寶山進行量產,而第二期2奈米生產重鎮選定台中,也就是未來台灣北中南各地區將負責台積電不同 的製程重點,除了南科以3/5奈米為 量產基地外,高雄地區更會延伸為 22/28、6/7奈米混合式製程的晶圓 廠坐落地,而中科除了現有的6/7奈米之外,更會於未來進化為2奈米第二座基地,竹科除了先前10奈米製 程,2奈米更將回防新竹寶山,代表 竹科仍是重要的先進製程發源地。可以看出,台積電除了海外的布局之外,台灣更是北中南大舉投資,也意圖藉由分散各地的擴廠態勢,來達到區域均衡發展、水電供應風 險分散的情況。
Q2.台積電預計在海外設置晶圓 廠,包括美國、日本、歐洲 設廠的進度、規劃、成本、 地點與當地政府合作模式?
A2:因為台積電客戶中以北美的60%居冠,且兩岸關係的緊俏、美國力求共組半導體聯盟的壓力,未來台積電海外布局的重心將逐步轉移至美國,也就是說2020年5月台積電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12吋 廠,2024年將導入5奈米、月產能2 萬片,未來9年投入120億美元,此 將為起點,未來將不排除有擴大投資的可能性,月產能也有機會來到 10~12萬片,畢竟Samsung已決定在 美國設廠投資170億美元,此舉也給予台積電帶來壓力。台積電除了美國的12吋晶圓廠設置 之外,日本政府也極力請台積電赴 當地投資、設廠,畢竟該政府規劃 2,000億日圓支持半導體製造業,期 望日本的車用和其他領域的功率半 導體於2030年市佔率可達40%。 而目前台積電2021年2月已宣布投 資100億日圓赴日本設置100%持有 的子公司,來茨城設置3D IC封裝 技術研發中心,主要是借重日本半 導體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的 強項,來讓台積電在3D IC技術平台 「3D Fabric」的先進封裝領域實力能 持續拉大與Samsung、Intel的差距。 另一方面,台積電未來亦有機會以獨 資方式赴日本設立晶圓代工廠,並有 機會在大客戶Sony位在的熊本縣進行興建,藉此滿足Sony CIS、車用微控 制器的代工需求,甚或是Mitsubishi Electric也考慮與台積電合作,主要是基於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但爾後隨著因應地緣政治與分散風 險,加上歐盟在車用半導體具有競 爭優勢,未來車用市場也將是半導 體業重要的需求推升動能之一,甚 至有晶片換疫苗重責大任的考量, 也不排除台積電會正式評估赴德國 設廠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詳閱贏家時代雜誌第26期「搶搭未來10年趨勢財】
本文作者:劉佩真
(本文摘自《贏家時代雜誌第26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