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緊張情勢升溫,國安高層今天表示,過去幾年以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少行為模式都有模仿普丁的狀況。值得觀察也可以預見的是,北京方面勢必藉由烏克蘭局勢的震盪,引述普丁「不可分割」的論述,持續加強對台灣的認知作戰。
隨著普丁簽署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協議,並以「維和」為理由,派兵進入烏東地區,烏克蘭局勢產生新的變局。
國安高層指出,中國外長王毅才在上周末舉行的慕尼克安全會議中,表達「各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的說法。俄羅斯卻在北京冬奧甫閉幕後隔天,即迅速採取片面的軍事行動,無疑是打了中國一巴掌。
因此,他說,之前中國對台灣發動「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認知作戰,勢將藉由普丁所謂「烏克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一方面要圓王毅的說法,一方面加強對台灣的認知作戰。
國安高層認為,中國的認知作戰目的很簡單,就是藉由操弄烏克蘭訊息,來分化台美關係。藉由操弄美國棄台論,擾亂台灣政府施政及民心士氣,降低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可信度外,更對台灣進行「反獨促統」的認知作戰。
但他說,實際上,台灣不是烏克蘭,烏克蘭局勢和台海局勢也有本質上的「三大不同」:
第一、地緣戰略截然不同,台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高於烏克蘭,台灣是東亞第一島鏈要衝,對美國戰略重要性,並非位處東歐地區烏克蘭可以比擬。
第二、地理環境截然不同,美國對台海安全承諾明確且堅定:不同於烏克蘭緊鄰俄羅斯,台灣海峽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共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已遠高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汀等高層官員,皆數次示警北京勿藉機犯台。很明顯,美國重視台海和平穩定的頻率與力度,都較烏克蘭深且廣。
第三、國際供應鏈重要性截然不同,台灣處於疫後復甦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台灣的經濟實力、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在國際供應鏈具有關鍵地位,攸關全球汽車、智慧手機、風力發電、軍備等產業發展,即使是中國也難脫台灣的產業影響。
即便台海局勢跟俄烏局勢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他說,可以預見的是,北京方面勢必藉由烏克蘭局勢的震盪,引述普丁「不可分割」的論述,持續加強對台灣的認知作戰。諷刺的是,王毅不到一天以前才說要尊重烏克蘭的主權,現在兩個地區被俄羅斯「獨立」,北京方面倒是吭不出聲,一點也沒有之前的義正辭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