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終於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入侵烏克蘭,連日前才一起發布聯合聲明為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國都不敢給予支持。俄烏戰爭的起因當然是北約東擴已經抵達俄羅斯家門口,普丁被迫放手一搏。美國執意於將烏克蘭拉進北約似乎是踢到鐵板,拜登若不是忘了冷戰史上曾經將美蘇帶到全面核戰邊緣的古巴危機,就是一開始即打算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利用俄烏戰爭來發動西方世界對俄全面制裁,用以拖垮疲態畢露的俄羅斯經濟,藉此剪除主要對手──中國──的後援。
許多美國的分析家一直對拜登的烏克蘭政策百思不解,雖然北約東擴自蘇聯解體後一直在推進,但在這麼多前蘇聯成員國陸續加入後,美國並沒有迫切的壓力需要把烏克蘭等國拉進北約,何況此事在北約內部支持者不多。目前烏克蘭內部政局紛亂,除了東烏獨立問題持續膠著,沒有立即倒向俄羅斯的傾向。何況地緣上白俄羅斯親莫斯科已有多年,有沒有烏克蘭加入北約,並不影響北約整體的安全形勢。
無怪乎一些美國戰略學者認為,拜登利用烏克蘭刺激普丁是受了參議院共和黨右派的影響。美國最知名的俄羅斯專家、前駐莫斯科大使喬治.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就批評道,參議院對北約東擴的討論「無知而膚淺」,持續地擴張北約將是一場新冷戰的開端,完全沒有理由這樣做,俄羅斯必然會被激怒而做出不利於美國的反應。
北約東擴可能造成核戰危機,美國不是沒有類似經驗,古巴危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冷戰初期的1959年美國開始在義大利與土耳其部署了數十枚彈道飛彈,而做為反制,蘇聯也在1960年將百餘枚彈道飛彈秘密運往古巴。美方發現蘇聯往古巴運送飛彈後,曾試圖透過外交管道與俄方溝通,卻完全不得要領,最後決定封鎖古巴,並在海上攔截載運核彈的蘇聯貨船。美蘇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針鋒相對,美國下令軍方進入三級警戒狀態,最後在甘迺迪總統的努力下,透過外交系統內的情報官員等非正式管道建立默契,達成雙方先後各自撤回核彈的秘密協議,古巴飛彈危機終於在千鈞一髮之際解除。此一事件被列為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全面核戰的重大危機,自此兩大核武強國在核武部署上加倍謹慎,避免因核武部署造成對方誤判而引發核戰爭。
古巴危機發生時,拜登才剛滿20歲,對這起世界矚目的核戰危機應有深刻體驗。普丁現在雖無力把影響力投射到歐洲與亞洲多數國家,但在家門口修理幾個藉著美國壯膽而張牙舞爪的小弟,還是綽綽有餘的。烏克蘭顏色革命後建立親美政權,普丁雖如芒刺在背,一時也無可奈何,加上烏克蘭內部本就有分裂的問題,因此也不急於拔除。若北約真的再次東擴,美國的飛彈可能部署到莫斯科門前,這種的感受與當年古巴的蘇聯飛彈對美國威脅毫無差別,而且距離更近,如果不解除掉,還真是令普丁寢食難安。
因北約東擴而引起的俄烏戰事是否會持續擴大,目前是全球最關切的問題。普丁已放出話來,俄軍不會佔領烏克蘭,白宮也表明不會派兵參與烏克蘭對俄軍的戰鬥,顯然俄方目前只是要修理烏克蘭,分裂並支持東烏來對抗基輔,並嚇阻北約東擴的腳步,暫時還不會有併吞烏克蘭的行動。美國也已完成西方國家與其盟友們對俄羅斯經濟全面制裁的目的,將持續加強對俄經濟攻勢,弱化俄羅斯對中國的戰略支持。
東歐的這場危機是否就此落幕尚不得而知,畢竟俄羅斯近十餘年來經濟停滯不前,普丁面對內部不滿與要求改革的壓力愈來愈大,正試圖以升高與美國對抗的危機來提高個人聲望與壓制不滿的聲音。因此儘管烏克蘭加入北約沒有那麼容易,北約東擴的危機感已成為普丁對內凝聚向心力的重要工具,當他在與西方打交道受挫或經濟發生重大問題時,就會利用痛打烏克蘭來重振威望。至於近來特別關切美國是否對烏克蘭出兵的台灣,也必須從烏克蘭的例子學到教訓,核大國之間不會輕易開戰,但是修理在大國前頭又跳又叫的小丑還是挺容易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