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對現行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所慣用的篩檢指標,包含尿液的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UACR)和腎估算的絲球過濾率(eGFR),但國際臨床研究已發現,依傳統腎病變預後管理方式,有近40%糖尿病患被錯誤歸類為低風險之族群,以致錯估未來腎功能惡化趨勢,延誤最佳就醫時機或影響用藥策略。
本次發表的前瞻性研究,由新穎生醫與台大醫院莊立民醫師團隊聯名,論文題目為「開發預測無蛋白尿的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惡化的生物標記:台大醫院糖尿病腎病變長期追蹤研究」。在此研究不僅證明「微量白蛋白尿」不再是糖尿病腎病變(DKD)患者最早出現的敏感指標,更證實DNlite-IVD103可進一步找出無白蛋白尿(non-albuminuria)的腎惡化高風險病患,是可應用於精準管理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檢測試劑,能成功找出原本被低估風險的病患,填補當前糖尿病腎病變的管理缺口。
新穎生醫董事長曾錙翎表示,傳統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出現微量白蛋白尿(UACR30mg/g),現行國際KDIGO慢性腎病變預後(CKD prognosis_的風險管理則是依UACR和eGFR 區分風險等級,但實際臨床應用上仍存在診斷與評估的限制。
曾錙翎表示,DNlite-IVD103挾「預測勝於檢測」開發理念,以及獨特的偵測蛋白質轉譯後修飾技術,可有效預測與監控糖尿病患未來腎功能惡化狀況,提供醫師做為診斷與搭配藥物治療的醫學參考,不僅落實及早預防及早治療的理念,未來更希望協助建構創新糖尿病照護模式與精準健康管理,成為全球醫學指引典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