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的變化對於產業還是造成很大的影響,從供應鏈角度,俄羅斯、烏克蘭在原物料是主要供應大國,對上游原料供應有長期影響。市場角度來看,俄羅斯、烏克蘭不是消費大國,產品需求直接影響不大,但原來就有通膨壓力,如果戰爭造成消費不安定的心態,造成消費收手,不只資通訊產品,全球經濟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彭双浪指出,期望兩國緊張的情況能夠透過一些和平方式解決、戰事不要拖太久,拖太久對於全球經濟會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原來通貨膨脹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全球壓力都很大,擔心通膨造成消費的排擠,舉例來說,烏克蘭是全球農作物生產大國,包括小麥、玉米都佔了有很大的比重,如果造成農產品、民生必需品價格上升,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就有排擠效應。
至於近期最夯的台灣電力供應問題,彭双浪表示,相信所有產業都希望政府能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不只是工業、還有民生,對電力需求是基本的,不希望看到因為人為因素、或是能源政策因素造成電力供應緊缺。特別是這兩年因為區域競爭影響,很多台商選擇回台投資,產業都希望水、電、人力、土地都能有很好的解決方案。電力緊俏是大家知道的問題,相信政府有好的解決方法。這次的停電原因歸類為人為因素,但還是要有足夠餘裕讓備載容量足夠,這也是電力穩定供應的前提。產業更焦慮的是,到2030年、甚至是2025年,很多客戶、政府政策對於淨零、減碳的要求與日俱增,其實台灣綠電短缺、綠電進度落後、憑證不完整,對於業者來說是更大的焦慮。至於工總提出萬言書,彭双浪表示,要了解一下內容,如果有必要會一起提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