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女性工作指數今年已邁入第十屆,評估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共33個國家的女性就業成果。在過去以來,女性工作指數持續緩慢成長,但今年這項指數卻是史上首次下降。

導致此指數下降的兩個主要因素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女性失業率提高和女性勞動參與率降低。該指數估計,疫情後失業女性比疫情前多510萬人,參與勞動力市場的女性則減少520萬人。

導致女性離職的主要因素是育兒和家務工作。根據一項OECD報告顯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女性承擔了更多的無償育兒責任,導致她們離職的比例高於男性。當學校或幼兒園因疫情關閉,大多數的情況是母親來承擔的額外無償照顧工作,而非父親。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融與多元負責人簡汎亞會計師表示,疫情大流行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變得更具挑戰性。為了扭轉女性就業的情況,我們需要政府和企業帶頭,建立一個明確考量女性和其他弱勢團體需求的有效政策,以實現一個更公平的未來。

全球女性工作指數評估女性參與全球勞動力市場和工作場所平等的五個指標。過去以來,這五項指標中的每一項都取得緩慢進展,但今年卻因疫情而導致此指數首度下降。

PwC估計,至少需要數年才能縮小差距,實現女性和男性之間的性別工作平等,例如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需要33年才能達到目前男性勞動參與率的80%)、女性與男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差距(需要30年才能縮小差距)、女性失業率(需要9年才能達到目前的男性失業率)、女性全職就業率(需要67年才能達到目前男性全職就業率)、性別薪酬差距(需要63年才能縮小差距)。

各國政府需要採取有效的政策,在工作場所實現更大程度的性別平等。這意味著更彈性的工作選擇,特別是解決無償照顧和家務工作中潛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 有薪育兒假等政策也有助於減輕女性的不平等照顧負擔。

更重要的是,OECD朝向淨零轉型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政府和企業需要支持女性從中受益。PwC的分析顯示,淨零轉型將增加總體就業機會,到2030年,OECD的20個產業中,有15個產業的就業機會將增加。然而,就業比例增加最大的是公用事業、建築和製造業,而女性在這些領域的比例過低。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來提高女性在各個產業的比例,PwC估計,OECD男性與女性的就業差距(衡量男性就業人數以及女性就業人數的百分比)將從2020年的20.8%,擴大到2030年的22.5%。

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表示,企業和政府可以採取更多的措施為女性提供更多支持,協助她們取得新的綠色就業機會,包括瞭解女性進入綠色產業面臨的阻礙,並且提升相關技能,以及改善女性企業家的資金取得管道,讓女性在向淨零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全球 #女性 #指數 #導致 #O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