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富達國際連續第三年進行調查,以助提醒投資人應定期審視個人財務狀況,並善用現有資源,成就更美好的財務未來。 關於經濟獨立的定義, 台灣女性普遍認為是「擁有個人收入且不必依賴他人的財務支持」(69%)、「擁有足以應付日常開支的個人收入」(57%)、以及「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作出選擇」(48%)。然而,即使有七成台灣女性認為自己經濟獨立,富達國際調查也發現,僅約四成(43%)受訪女性表示對自己的投資決策有信心,僅約三成(33%)有信心可以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經濟獨立讓女性擁有對於人生目標的選擇權。受訪台灣女性視「退休後有能力照顧自己」(96%)、「擁有個人財務安全感」(94%)及「開始儲存退休金」(94%)為主要人生目標。然而,受訪台灣女性亦表示,生活成本過高(39%)、欠缺就業保障(33%)、及收入水平低(32%),是實現經濟獨立的三大障礙。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人夏苔耘表示,儘管兩性收入差距不論在台灣或其他受訪地區仍為普遍現象,樂見大部分台灣女性認為自己經濟獨立,且較男性期望更早實現經濟獨立的目標。除了薪資水平的不一致,調查中亦反映出兩性對於投資態度的差異,進一步造成兩性退休儲蓄的差距。因此,積極的財務規劃和長期投資可說是協助女性實現經濟獨立的重要一環,鼓勵女性可以勇敢地踏出這一步,並適時尋求專業建議。
富達國際進一步指出,儘管疫情持續,在過去12個月中,五成台灣女性指其收入維持相當的水準,與台灣男性相當,然而同期間收入增加的女性僅17%,男性為23%;增加儲蓄的女性僅24%,男性為30%;增加投資的女性僅25%,而男性為36%。另從理財態度和行為來看,表示會積極管理個人財務的台灣女性占59%,比例較男性低(65%);另有六成女性表示她們的理財方式以儲蓄或投資風險最低的產品為主,而持相同理財態度的男性則占 56%;僅36%女性認為自己適合投資,比例明顯低於持相同看法的男性(48%)。
富達國際說,除了收入的不平等,理財態度和行為可能成為兩性財富差距的重要因素。
夏苔耘補充,無論對女性或所有人而言,投資是有助增加固定收益和儲蓄的方式之一。有些人可能因為投資的潛在風險而卻步,但若能改變心態並以長遠角度看待投資,持續性的投資反而有機會在市場波動中掌握契機,爭取穩定的長線回報。建議民眾趁年輕「Youth」及早訂下理財目標並開始進行理財和退休規劃,學習簡單且容易實行的方式「Easy way」,透過長期紀律的投資和儲蓄「regular Saving」,發揮時間和複合效益的累積,朝個人財務目標邁進,成就在經濟上變得更獨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