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委託嘉義大學植物研究團隊,替每棵樹編碼、列身分證號,同時建置了故宮南院喬木數位典藏系統。(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南院委託嘉義大學植物研究團隊,替每棵樹編碼、列身分證號,同時建置了故宮南院喬木數位典藏系統。(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園區東北側3棵茄冬及苦楝是南院的「先住民」,從籌建時就與南院共同成長至今。(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園區東北側3棵茄冬及苦楝是南院的「先住民」,從籌建時就與南院共同成長至今。(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南院植栽資料庫分區圖。(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南院植栽資料庫分區圖。(故宮南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故宮南院自2015年迄今,陸續栽植了超過6000株的喬木,為方便管理,南院委託嘉義大學植物研究團隊,替每棵樹編碼、列身分證號,同時建置了故宮南院喬木數位典藏系統,近日,南院特別推出與樹合照打卡送小禮物活動,只找到跟自己身分證同碼的樹,加碼贈送故宮版犧尊跳跳馬一隻。

「樹也有身分證!」南院處處長彭子程表示,故宮南院戶外園區從2015年起,陸續栽植超過6000株喬木,為了方便管理維護,推動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去年8月起委託嘉大植物研究團隊,依據喬木的特徵、種植年份、所在區域等,以國人身分證編碼方式,建置了故宮南院喬木數位典藏系統。

彭子程說,園區的喬木以光臘樹、黃連木、九芎為大宗,另栽植兩區的落羽松,秋冬是適合拍照打卡的季節;園區東北側3棵茄冬及苦楝是南院的「先住民」,從籌建時就與南院共同成長至今。

至於樹身編碼,彭子程說,樹的身分證號由左至右,第1碼英文是喬木所在區域,第2到4碼數字是栽植年度,第5、6碼是樹種代號,後4碼則是樹的編號,歡迎民眾在園區漫步賞景時,以手機掃描樹牌認識園區喬木,如發現植栽有病變或狀況時,也可線上回報故宮南院。

因應植樹節將至,故宮南院喬木數位典藏系統已全面上線,民眾上官網或現場用手機掃描樹上的身分樹牌QR code,即可獲得園區喬木相關資料,另3月11、12、13日3天到故宮南院,和自己喜歡的樹合影,上傳臉書或IG並標註故宮南院,可到1樓兒創中心櫃台兌換限量小禮物,找到與自己身分證同碼的樹合影,加碼贈送故宮版犧尊跳跳馬一隻。

#喬木 #故宮南院 #身分證 #數位典藏 #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