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戰事升溫,影響全球軍政格局,新一輪國際軍備競賽或許正將開始,而在西方對俄國制裁禁令下,韓國軍工企業可望搶占俄羅斯的部分軍工出口市場,也可能讓準總統尹錫悅上任即坐享「軍工紅利」。據悉,韓國目前是全球第九大武器出口國,預計今年出口總額有望突破百億美元大關。

香港01報導,韓國過去數年軍工業快速發展,已成全球第九大武器出口國,軍事力量也位居全球第六。據韓國國防技術規畫與發展研究所 (KRIT)發表的《2021 年全球國防市場年鑑》報告顯示,過去5年韓國的國防武器出口創下新紀錄,於全球國防出口總額的比例增加至2.7%。

KRIT稱,韓國武器本來在世界武器出口市場僅占0.9%,而過去五年躍升的原因是韓國的武器品質可與傳統武器出口國相媲美,且價格上更有優勢。目前,韓國武器所出口的對象不只有發展中國家,還有歐洲國家,而最主要的出口國分別是英國(14%)、菲律賓(12%)和泰國(11%)。

報導引述韓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韓國武器的出口額由2016年的26億美元,到2021年時已激增至73億美元。預計今年,韓國企業有望獲得來自中東、歐洲、澳洲等地的大額訂單,出口總額預計將超過100億美元。

報導說,在今年1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出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三國期間,便主打「K-pop+軍售」;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中程地對空飛彈,價值約35億美元,這是韓國國防工業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

而由於俄烏衝突升溫,各國紛紛在擴充軍備,勢必將掀起全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預計韓國軍事工業企業會因而受惠,訂單數量或將大增,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或波及作為全球第二大武器供應國的俄羅斯未來的出口,韓國企業有望能搶攻俄羅斯的部分市占。

報導稱,事實上,韓國軍工業過去已曾因俄烏衝突而獲利。例如,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後,東歐和北歐國家紛紛成為韓國國防工業的客戶,如今隨著全球局勢的不明朗發展和潛在的軍備競賽,韓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和角色或將進一步加強。

報導認為,韓國近年自製武器計畫的成果,不僅有助提升國內的就業率,甚至有初步的國際外銷成果,為解決國內經濟和青年就業問題出一份力。這可說是為尹錫悅上台之初開啟良好的勢頭。

#韓國 #俄羅斯 #報導 #預計 #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