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珮珮」一歲時因情緒容易崩潰,眼神時常放空,口語發展狀況也及行動能力也與同齡孩子相異,媽媽帶她前往高雄瑞祥醫院評估,確認有輕微的發展緩慢現象。經過院方兩年的早期療育課程後,狀況大幅改善。
高雄瑞祥醫院去年針對地區幼兒園免費評估兒童發展遲緩篩檢,發現兒童發展遲緩比例為18.8%,對比衛福部統計之全國比例13%,竟整整高出5.8%
珮珮的媽媽發現,珮珮一歲時常常眼神放空,口語發展狀況也及行動能力也與同齡孩子相異,經轉介至醫院進行動作評估。
復健組長蘇永杰表示,珮珮的情緒容易崩潰,口語表達及認知較弱,院方針對她的狀況擬定了專屬的早期療育課程,包含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經由兩年每週兩次積極且持續性的早期療育課程,珮珮對於下口令且完成動作、說話表達及情緒控制皆有明顯改善,如今也能正常上課且與同儕互動良好、詞彙的理解與表達逐漸與同齡兒童相仿。
瑞祥醫院院長陳柏年表示,造成兒童發展遲緩以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因子佔最大宗,發展遲緩症狀可能在出生時就出現,初期難以診斷,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變得更明顯與嚴重,家長可透過「語言表達慢、指令反應差、眼神易空洞」三個小特徵來判斷。
物理治療師劉秋儀呼籲家有遲緩兒的家長,千萬不要自我安慰「孩子長大就會好」。建議儘早帶至各大醫院的小兒科或復健科,由專業的醫師來做診斷以及後續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3歲以前接受治療最為理想。
對此,高市府衛生局表示,兒童發展篩檢測量的方法,包括粗細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發展、生活自理能力與社會情緒等。經查國民健康署迄今並無公布全國兒童發展遲緩相關數據,有關該醫院所提及的相關論述及資料背景依據不明,衛生局將進一步查證。
衛生局提醒,家長應多觀察孩子發展,並按1個月、2到3個月、4到5個月、6到7個月、9到10個月、1歲至1歲半、1歲半至2歲、2歲至3歲、3至4歲及4歲至7歲等年齡層,並詳細觀察紀錄於兒童健康手冊中,定期帶孩子至兒科或家醫科診所接受免費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衛生局指出,高雄市目前有4家聯合評估中心及5家評估醫院,若於初篩時發現疑似發展遲緩兒,應立即轉診至高市9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醫院進行診斷,並通報轉介個案至社會局早期療育服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