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表示,去年台灣面臨百年來最嚴峻旱象,為因應劇烈氣候變遷及嚴峻旱象,行政院2021年8月6日核定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後續將推動多元水源開發,滿足至2036年用水需求。天然水資源優先供應民生及農業使用,至於產業用水需求,將透過科技造水如海淡水及再生水供應。
經濟部指出,目前已依產業需求配合國土計畫陸續規劃推動11座再生水廠及六座海淡廠,其中新竹、台南等兩座海淡廠已進入環評程序,以提升未來整體供水韌性。
經濟部說,面對氣候變遷在加速推動科技造水同時,仍須輔以法規配套,促使科技造水之應用,如修正的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主要為刪除開發單位應使用一定比率系統再生水須位於「區域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之限制,以擴大再生水之使用範圍,如未來遭遇旱象減供自來水時,可提高產業用水穩定度,並降低民生供水風險,維持經濟與民生發展。
經濟部說,行政院將持續強化科技造水,並同時考量增加綠能的使用及節能的規劃,讓環保、用水與用電可以得以兼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