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會表示,台灣保險滲透率高,但仍多以儲蓄為主,以2020年新契約為例,個人型健康險約佔整體新契約件數四成,近年來受到民眾健康意識抬頭、疫情影響及主管機關與業者積極推動下,健康保險的投保率已持續上升。
壽險公會進一步指出,商業健康保險提供多元保障、滿足民眾多樣化保障規劃需求,條款與各項文件均清楚載明保障範圍及賠付條件目前保險市場中,存在多元類型的健康保險商品供被保險人在罹患疾病或遭受意外傷害事故之保障,如定額型商品,主要在於填補病房費差額與手術保障(視手術等級給予不同倍數給付),或實支實付型,於門診手術或住院時在投保額度內依實際治療或醫材費用給付的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商品。另外,還包括長照商品、重大疾病、特定疾病或重大傷病商品等,保障種類眾多。
壽險公會進一步表示,全民健保是政府提供給民眾就醫基本保障的社會保險,但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加上許多健保不給付的新型醫療方式或用藥,民眾醫療需求已較難由健保完全滿足,近年來健保制度調整,民眾自費項目增加,會期待以商業保險補足健保缺口,例如可由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獲得於住院期間經全民健保分攤相關醫療費用後差額的補助,因此商業醫療保險整體給付金額也呈現逐年增加,由2019年的1500億元提高至2021年的1600億元,顯見商業保險確可滿足民眾醫療保障需求。
保險業者於商品之招攬文件及條款均時會詳細揭露保障內容,壽險公會表示,保險公司在銷售保單時都會由業務同仁解說以利民眾充分瞭解,民眾可依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及需求自由搭配、規劃,以彌補因罹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為配合醫療科技進步、社會健康意識抬頭,保險業者持續優化現有健康保險商品,推動如提供精準醫療之實物給付型,保戶可自由選擇保險金給付或基因檢測服務來增進醫療成效,另也持續推動健康促進外溢商品,將保險事後預防效果提升至事前預防,幫助民眾建立良好健康管理習慣、降低罹病可能性以減少醫療費用,達成民眾、業者及社會三贏的成果。
壽險公會說,樂見商業健康保險和全民健康保險共同提供社會大眾完整醫療保障,在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完整支援下,可滿足民眾的醫療服務需求,例如民眾能藉由可獲得較大給付金額的定額給付癌症或重大傷病保險,來支應如標靶藥物、新藥或新醫材等較為龐大的醫療開銷,提升民眾病後治療成果,亦樂見全民健保與商業醫療保險互補互助、共同合作,並協助社會醫療資源的有效運用及分配,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提供社會大眾全面、充分的醫療保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