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小米於週二(3月22日)公布財報,並於同日舉辦媒體聚會,由集團總裁王翔親自主持。王翔媒體聚會中強調,雖然今年有相當多供應鏈的混換以及地緣政治影響,市場相當不利,但小米有信心在今年達到超過2億支手機的目標。

王翔的說法是否太過自信?《財訊》報導指出,從小米公布的最新財報來看。小米在2021年的營收與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雙雙創了歷史新高,2021年第4季營收為856億元人民幣,2021全年營收為3283億人民幣,分別年增21.4%以及33.5%。

有趣的是,小米2021年營收有近半來自海外市場,而相較起中國本土市場,海外市場成長要更快。

《財訊》分析,小米也在財報中揭露,2021年手機出貨達1.9億支,若根據IDC統計的全球出貨數據,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三星以及蘋果。事實上,小米也是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長最快的手機公司,相較2020年同期,增長了29.3%,遠高於競爭對手。

也就是說,如果2022年在半導體零件方面的供應不出問題的話,要達成從1.9億支到2億支的增長,其實不是難事。

王翔進一步表示,今年第一季的半導體供應仍然緊張,可能會影響到一部份的手機出貨,不過預期到第二季就會有明顯改善,而下半年基本上就不會有任何供應問題。而這也是小米有自信今年手機出貨量可以超越去年的根本原因。

《財訊》報導指出,不過小米單方面的說法,未必能夠反映到所有半導體狀況,尤其汽車電子缺料嚴重,導致許多汽車產品的出貨延遲,甚至部分汽車業者為了出貨,只能取消部分汽車上的電子配備。

而不久前,包括鴻海等幾家代工業者都暗示今年半導體供應都可以獲得明顯改善,而台達電也認為,今年在晶片以及功率元件等的供應也都會更加穩定。

不過擋在小米面前的最大阻礙恐怕不是半導體或供應鏈的不穩定,而是俄烏戰爭的影響。目前小米是俄國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供應商,俄國目前遭遇嚴重經濟制裁,盧布大幅貶值,購買力明顯降低,通路商支付貨款的能力也明顯下降,根據通路業者表示,仍在持續出貨的中國手機業者的出貨量已經明顯下滑,只剩去年同期的一半。

然而,王翔在媒體聚會中並沒有對俄烏戰爭造成的影響表示意見。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
#鴻海 #台達電 #全球 #三星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