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5日繼續在新竹市走行程,針對防疫問題,他不忘向中央喊話說,防疫不要高來高去,什麼叫「正常生活、積極防疫」?清零、共存、每天容忍新增數都不講清楚,加上選舉年,大家腦袋都長不一樣了,政治干擾專業,讓人非常擔心。

柯文哲說,針對企業、學校快篩問題,他認為沒有狀況去快篩,以累積兩年下來的經驗來看,偽陽性機率高更麻煩,很多快篩陽性,結果去做PCR陰性的很多,也有快篩陰性結果PCR確診的,這樣反而造成困擾,他主張有症狀才做,包括學校也一樣,台北市還是有症狀立即到醫院做PCR,才能減少病毒擴散的危險。

他呼籲,有症狀不要直接跑去掛門診,這最麻煩,如果有錢,有症狀就自己買快篩做,不然就到醫院免費篩檢,不要去門診一坐就坐1個小時,把旁邊全部傳染了。

另,改變足跡標準的部分要從科學角度來看,依他印象,過去兩年似乎沒有確切證據顯示有因搭乘大眾運輸而遭到感染確診的案例。

在疫情之前,台北市每天有220萬人次的公共運輸使用量,目前也有180萬人次,在沒有搭乘公共運輸確診的案例下,機率就很低了嘛,醫學是統計的科學,他不認為公共連輸是個重要的感染途境,但他還是鼓勵大家使用記名的悠遊卡,這樣萬一要做疫調方便很多。

針對陳時中提出的「新台灣模式」,並向雙北喊話說,如果不懂如何執行可以行文中央之說,柯文哲更是不以為的表示,怎麼做其實我們比他更懂啦,就算有問題,一通電話去問就知道啦,問題不是我們知不知道怎麼做,只是大家都在那邊「高來高去」,用科學的方法做就好嘛,所以說,決定政策3因素,民意、專業、價值,專業我們哪裡有問題,陳時中旁邊那一排的人,都是同個老師教出來的,要怎麼做大家都很清楚啦。

只是中央每次都在高來高去,講什麼「正常生活」、「積極防疫」,這是什麼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疫情是一定漫延的,邊境每天都超過百例,這就表示國內感染是閃不掉的。

中央應該明講,每天新增多少案例是可以忍受的,長期下來還是會有些死亡,為了維持經濟發展,必須做一些決定,只要明講,大家有共識就會一起來做,講清楚才有疫調標準,若要講清零戰術,那成本就會很高了,或者是共存的戰術,就牽涉到防疫成本的問題,這已經不是科學題目了,是政治題目。

柯文哲說,以韓國的例子來看,它會出問題是因為總統大選,因大選的造勢活動,結果一下大暴發,最慘的是在野黨贏了,要5月才上任,防疫不干他的事,而執政黨要下台了,他也沒有那麼積極了,所以造成韓國3月以來的新增案例居高不下。

他內心最大的擔憂就是今年要選舉,如果純粹是科學,拜託,我們都是專家,但加個選舉因素下去,每個腦袋都長不一樣了,所以恐怕連陳時中都不敢講新增幾個案例是可以忍受的,搞不好他還要拿去「選戰小組」討論,政治干擾專業,是他內心最擔心的。

#新冠肺炎 #台灣 #防疫 #快篩 #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