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利變保單4月紛紛拉高宣告利率,金管會7日對保戶祭出四大示警,一是宣告利率不代表投資報酬率、亦不是全期固定或保證的利率;二不要以一時宣告利率作投保唯一考量,最好看一看該公司宣告政策與歷史宣告利率;三是提前解約會收解約費用,可能不保本;四外幣保單會有匯率風險。
金管會亦給壽險公司四大警告,一是不得以宣告利率作為市場競爭手段;二是銷售時使用的廣告、文宣及行銷話術,都不得單獨以宣告利率或保單報酬率等,與其他金融商品作比較,三是不得以調高宣告利率或投資作為銷售訴求,扭曲保險本質,造成消費者誤解衍生爭議等。
四是保險業者必須作好利變保單的利潤測試及敏感度分析,銷售後必須定期召開商品管理小組會議,檢視宣告利率與區隔資產投報率是否偏離,對現在及未來清償能力的影響、資產負債配置允當性等。
利變保單一向占新契約保費3到5成的業績,今年因為美國及台灣央行升息,4月壽險公司紛紛調高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尤其美元躉繳理財型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已拉高到3.18%,分期繳或保障成份較高的美元利變壽險則拉高到3.35~3.4%,利變保單買氣即將大幅拉升。
金管會7日對此商品示警,提醒消費者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將保費作資金運用,扣除相關行政費用後,用來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利率,並不是全期固定或保證利率,也不會等於保單報酬率,有些保單宣告利率只適用一個月,有些是適用一年,且會隨著保單區隔帳戶投資績效好壞,調整宣告利率。
且各公司宣告利率可能是一時的策略,保戶不宜以看到較高的宣告利率作為投保唯一考量,金管會建議要看一下該壽險公司宣告政策及歷史宣告利率情況。亦即了解一下是否有高宣告利率後,就投資不佳、下調宣告利率的情況。
再者是保戶若有資金急用或未來升息,想提早解約時,會被收解約費用,若太短期出場,有可能損及本金;最後是近期有競爭力的都是美元利變保單,保戶必須考慮匯率風險。
金管會從2020年7月1日起要求各壽險公司對利變保單必須檢視三件事,一是利潤測試指標不得為負,即保單要有合理利潤;二是建立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宣告利率應考量區隔資產帳戶內債券利息收益率,且要反映必要利潤率及費用,建立合理平穩的宣告機制;三是每月宣告利率會議必須有完整分析各保單帳戶經營情況、投報率、固定利率資產收益率等。
也就是說不能賠本宣告、不要用股市進出的投報率來宣告,每次會議都要檢視每張保單宣告利率的合理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