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影響全球貴金屬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今年3月初發生震驚全球的「妖鎳」事件,鎳價曾引爆一波軋空行情,作為苦主的大陸青山控股,一夜面臨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虧損。外國媒體指出,鋅特別容易受到庫存下降影響價格,目前LME鋅市場出現軋空的風險正在上升。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LME六種主要合約:銅、鋁、鋅、鉛、錫和鎳,可用總庫存從2010年的600萬公噸降至現在的僅剩50萬噸,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鋅的LME倉庫庫存,從12月以來下降40%來到12萬7675噸,推升本週價格飆至2006年以來最高價。
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更警告,LME鋅市場可能出現軋空潮,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更傳出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Trafigura)和其他公司為彌補全球供應短缺,正從LME倉庫中撤出大量的鋅。
報導分析指出,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危機,使得許多鋅冶煉廠停產或減產,在短短不到3週的時間內,鋅庫存減少多達60%以上,而新一輪電價飆升,恐對鋅供應帶來更大壓力,這意味著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回顧「妖鎳」事件,3月初全球最大鎳生產商青山控股為了避險對沖,在LME放空20萬噸鎳期貨,不料突然爆發俄烏戰爭,國際制裁導致出貨困難,促使鎳價飆漲。在俄鎳供應受阻的情況下,市場猜測青山的20萬噸以上鎳空單恐交不出現貨,於是多頭發起軋空,一舉將鎳價推上10萬美元,當時估算青山若被強制平倉,最高恐虧損120億美元,但LME最終不認帳讓青山全身而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