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頹勢,加上外資連5日賣超1.88萬張,周二南亞科下跌1.95%報65.5元,5日線得而復失,摔近半年新低價。
第一季原本就屬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相對淡季,利基型DRAM需求較為疲軟,再加上Chromebook需求趨緩,廠商下修出貨預估,PC、伺服器受到零組件長短料的影響。南亞科自結第一季營收為199.46億元,季減6.79%,南亞科DRAM平均銷售價格較去年第四季下跌,因報價下滑,使第一季毛利率從去年第四季的49.36%減少至43.87%,減少約5.50個百分點。推銷管理費用和去年第四季相近,研發費用雖因開發新製程及產品活動增加,但也和去年第四季相近。業外部份,匯兌收益10.93億元,以及廠務改善費用回轉5.14億元。南亞科第一季稅後EPS 2.11元,每股淨值58.45元。
2021年資本支出因設備付款遞延調整至112.6億元。2021年資本支出大部份為因應1A製程技術的量產、新廠房興建及一般部門資本支出,其中60~70%用於設備,大部份為10nm試產與量產,其他則為基礎設施等,2021年全年折舊費用120億元台幣。2022年資本支出預估為284億元,年增152.22%。2022年折舊費用預估每個月12~13億元。南亞科宣佈將在新北市泰山南林科學園區興建一座12吋晶圓廠,採用10nm製程技術生產DRAM,月產能約45K片。原預計2021年底動工,但將延後至今年第二季,主要是疫情影響使核准時間延後,以及缺工,新fab預計2024年完工,2025年開始第一階段量產。由於10nm量產要至今年第三季,因此預估2022年bit growth年增持平或微幅成長。
伺服器與低功率記憶體是南亞科長期發展的目標,包括LPDDR4及LPDDR4X等產出,甚至LPDDR5,並持續增加5~10%的產能做為製程及產品研發使用。新製程技術為南亞科帶來新的技術平台,並為未來更高密度的LPDDR5、LPDDR6提供持續發展機會,且是自主開發,可掌握技術開發步調,不用仰賴他廠授權,成本上也能有所改善,預計10nm營收將從今年下半年發酵,並可望逐季成長。
EUV對半導體廠而言是持續性的導入,因為EUV與DVU雙重曝光製程以及相關設備是完全不一樣,通常半導體廠商會在新廠房導入,才比較符合邏輯和成本。目前EUV設備的交貨期都蠻長的,至少要1~2年的時間,這個狀況不只發生在美國廠,韓國廠商也是一樣。
南亞科日前宣布將在既有的科學園區興建全新12吋廠,預計2024年量產,新廠會以現有技術為優先,依照規劃來看,10nm第1代、第2代產品都不需要用到EUV,甚至連第3代也不會用到EUV,目前評估採用EUV設備的急迫性還沒有這麼強,不做積極量產的導入,但新廠還是會逐步導入EUV設備,現正準備EUV所需要的技術,需花1~2年時間,選擇以合作的方式去做EUV的技術開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