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納德和巴金周二分別就疫後的經濟前景發表談話,他們的說法顯示聯準會主要決策官員在這方面的觀點出現巨大分歧,儘管目前他們都認為今年有必要大幅升息。
這場辯論會如何進展,可能改變未來幾年聯準會的政策路徑。
布雷納德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將通膨拉回聯準會設定之2%目標,是聯準會的首要之務,她相信透過接連升息與縮減聯準會持有的大量債券,央行將達成這個任務。
布雷納德表示,排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膨率開始放緩,令她感到振奮,儘管總體年通膨率仍然創下1981年以來新高。她認為隨著聯準會「迅速」調升利率,需求和通膨將在未來幾個月降溫。她緊接著表示,一旦經濟擺脫疫情導致的供應緊缺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兩大因素帶來的物價壓力,我們將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經濟形勢將回復到接近疫前的常態。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20年間,通膨低迷不振才是美國經濟的重大威脅,而非通膨升高。人口老化、經濟增長緩慢和全球化,長期使美國物價承受下行壓力,迫使聯準會在過去那段時間大多維持著低利率。有些人批評就是以往的經驗導致聯準會這次應對高通膨時的反應過慢。
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周二發表的談話顯示在近期的政策路徑方面,他與布雷納德有志一同,但對於疫後的經濟形勢,他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
巴金表示,聯準會應該迅速將利率提高到借貸成本不再激勵經濟增長的水平,如果通膨高漲的情況持續存在,就應該進一步提高利率。
他並表示,如果企業將供應鏈變得更能抵禦潛在的斷鏈問題,但成本也將因此增加,以及政府將資金用於人口持續老化的社會福利或國防支出上,那麼物價上漲的壓力可能持續存在。人口增長持續放緩導致的人力緊缺問題,也可能加重這些壓力。如果未來通膨高漲變得比疫前更為常見,那麼我們為穩定通膨預期所做的努力可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屆時我們會比最近所做的加重政策緊縮力道。但巴金也表示,目前央行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迅速將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這估計約在2.4%。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