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更新)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訪問據稱發生平民屠殺事件的基輔郊外布查鎮(Bucha)時,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直言,烏克蘭是「犯罪現場」,而國際刑事法院團隊前往當地,便是因為存在合理依據,讓他們相信當地「發生了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範圍內的罪行」。
(21:00更新)
波蘭總統杜達 (Andrzej Duda)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和拉脫維亞總統李維茲(Egils Levits),4人所乘坐的火車已抵達基輔,隨後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視查戰爭傷害,商談支援烏克蘭的事務。

這4國與俄羅斯有所接壤,不過情況還不太相同,愛沙尼亞與俄羅斯相鄰,而波蘭與立陶宛是與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接壤。3國在戰爭爆發前就積極表態支援烏克蘭,提供他們可動用的防禦性的武器。
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在推特上說:「我們訪問烏克蘭,是為了表達對烏克蘭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將會見親愛的朋友-澤倫斯基總統。」
(19:10)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馬立波市長的幕僚安德瑞尤申科(Petro Andryushchenko)透露,俄軍在佔領烏克蘭南部港都馬立波(Mariupol)的市中心後,已獲令先清理該區域的屍體和瓦礫,確保在俄羅斯高層需要時,當地可於5月9日戰勝納粹德國的「勝利日」舉行閱兵儀式。

不過安德瑞尤申科補充一件「好消息」,稱俄軍並無足夠的車輛與人力來進行此類活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