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國際上都把俄羅斯撤軍的希望放在中國身上,但中國對此一直保持模糊的態度,西方國家都認為是中國私下支持俄羅斯。德媒評論認為,俄入侵烏克蘭限縮了自己的戰略自主空間,從而落入了中國勢力範圍,淪為北京的朝貢國。
《德國之聲》引述慕尼黑出版的《焦點雜誌》網站一篇題為《普丁開戰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卻讓俄羅斯成為人質》為題的評論稱,中國和印度都既不想拋棄俄羅斯,又不想危及和西方的良好關係,而莫斯科則很有可能在今後淪落為北京的傀儡。可以確定的是,今後國際秩序霸主只有美國和中國。
該評論文章指出,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正在國際外交場合讚揚印度的「外交自主性」,後者同樣也不願意譴責或制裁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例子清晰地表明,不僅僅是敵人的敵人可以成為朋友,敵人的朋友同樣也可以成為朋友,從而避免以他為敵。但關鍵問題是,這一轉向在今後的雙雄爭霸國際秩序中是否還能繼續維持。可以確定的是,今後國際秩序中只會有兩個霸主:美國和中國。」
評論說,由於持續面臨俄羅斯的威脅,歐洲今後的戰略自主空間將會縮小。在歐洲人的頭腦中,俄羅斯的核威脅將會具有更深遠的影響。俄羅斯本身則通過這場戰爭固化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地位,幾乎失去了全部的戰略自主空間。
評論毫不掩飾地直言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反而貫徹了中國的利益,俄羅斯將淪落為中國的朝貢國。今後,普丁固然可以對內照搬史達林路線,強烈鎮壓本國民眾,但是對外卻行不通。在過去60年間,俄中兩國的實力已經全面翻轉:「北京才是老大哥,莫斯科是小跟班。」
當然,評論指出,莫斯科的新帝國主義野心原本想要打造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強國。如今,這種野心在中國勢力範圍內碎了一地,一切都將圍繞著中國轉。俄羅斯原本想通過入侵烏克蘭構築自己的勢力範圍,卻反而落入了一個更強大國家的勢力範圍。要想擺脫這種困境,俄羅斯只有一條出路:漫長的轉向西方的道路。當年的德國,就是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犯下史無前例的罪行後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