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今(21日)以6.4150開盤後,接連跌破6.42、6.43、6.44和6.45關口,16時30分收於6.4500,較上一交易日跌347個基點,貶值0.54%。這是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連續第2個交易日出現大幅走低,昨(20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單日貶值0.6%,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超過1.1%。

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今日盤中一度跌破6.47關口,4月19日以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超過1.4%。

澎湃新聞報導,中金公司在最新研報中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快速走低的短期觸發因素歸納為關鍵點位的突破、強勁的美元以及月中旬的購匯客盤。

中金公司同時指出,排除短期交易性因素,匯率的中期變化是各種跨境資金交易的結果,這取決於國際收支的變化。而從國際收支的變化看,人民幣匯率的回檔存在一定的基本面因素。在經常收支方面,疫情以來的高貿易順差或難以長期持續;金融收支方面,在當前中美利差的迅速收窄乃至倒掛的情況下,短期跨境證券投資流出的壓力有所增加。

中信證券則指出,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大,主要來自新冠疫情導致的大陸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與美元走強兩方面的因素。

國盛證券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上升,以及出口增速放緩拉低貿易順差,匯率貶值壓力將開始逐步顯現。同時,中美利差深度倒掛,資本流出壓力的上升將推動匯率貶值。如果按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指數經驗關係推測,這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需要貶值到6.8以上,才能夠彌補當前兩者背離形成的缺口。

#人民幣對 #貶值 #即期匯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