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這家美系券商將東南亞第2大經濟體的泰國,從原本優於大盤的買進,降至中性看待。理由是,全球通膨大漲、消費者信心不足,還有匯率大幅波動等負面因素。
疫前,泰國名列全球少數幾個廣受國際旅客喜愛的觀光地區之一。同時在2021年,泰國也是亞洲第一批,以稍寬鬆隔離檢疫規範對已接種疫苗的遊客,大開邊境的國家之一。當時,泰國曾被視為重開國門的全球典範。
根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統計,以白色沙灘、歷史建築還有溫暖氣候聞名於世的東南亞觀光業,在2019年為該地區的經濟成長貢獻出3806億美元,比重約11.8%。
在2019年間,到訪泰國約4000萬遊客中,超過四分之一都是中國大陸來的。至於2022年,泰國預計將有500萬至1000萬來自馬來西亞,或其它東南亞鄰國等地的觀光客,將填補中國大陸造成的缺口。
摩根大通表示,由於中國大陸抗疫堅持清零,還有部分資金外流現象,當地民眾去海外觀光人數,增加速度可能沒這麼快就可以看見。
對泰國來說,疫前的旅遊項目,甚至占整體經濟成長12%左右。泰國政府預估2022年,觀光產業應可恢復至疫前的25%,嚴重落後新加坡以及菲律賓的 72%與65%。
日前,泰國央行指出,鬆綁抗疫規定後,泰國的經濟成長在4月可見改善,但通貨膨脹造成生活成本大增,當地民眾也大喊吃不消。另外,摩根大通也將泰國的製造工業,從買進下修至中性位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