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升息在即、通貨膨脹數據仍高及企業獲利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美股過去一個月出現劇烈震盪,市場充斥不安情緒,更有數據顯示,美國散戶正大舉逃離股市,尤其4月以來已有高達260億美元(約新台幣7600億)的資金從ETF中撤出,且多家金融機構也紛紛提高現金部位,種種跡象都不利於股市向上發展。

綜合外媒報導,美股4月動盪期,科技股成為重災區,那斯達克指數單月重挫超過13%,創下2008年10月後單月最大跌幅,且一年內累積跌幅曾超過2成,在技術面上已進入熊市,此外,標普500指數在2022年1月至4月之間,已經17次刷新一年內的低點,是1977年有紀錄以來最多。

美股危機四伏,曾經堅信「只漲不跌」美國散戶也開始動搖,加速資金撤離股市的力道,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以來已有260億美元從ETF中抽離,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也說,美股投資者已經開始逃離股票,過去三周,美國股市基金的資金外流狀況,已經是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不僅如此,全球資產機構也開始傾向以「現金為王」的保守方式進行操錯,資產管理集團BlackRock首席投資長Rick Rieder明確表示,「公司正在將旗下很多投資組合中的現金比重調高至50%以上,這樣的水準已經是歷年來新高。」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首席分析師Gaurav Mallik也透露,公司已經將資產組合中的現金比重提高至50%以上,並將投資目光轉移至現金及貨幣基金市場等待機會。

報導指出,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有三大考量,包括聯準會未來的貨幣政策,供應鏈中斷可能帶來的停滯性通貨膨脹及企業財報表現不如預期等原因,都造成悲觀的情緒與結果。

#美股 #台股 #通貨膨脹 #股市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