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強化高中以下學校校舍耐震能力,教育部針對Is值80至100耐震能力不足的校舍,向行政院申請公共建設預算,2020至今年再投入新臺幣166億元,改善1326棟校舍,完成改善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
九二一地震後,政府透過耐震評估1999年以前校舍,並逐年編列經費改善。教育部國教署2017至2019年推動學校校舍耐震能力及設施設備改善計畫,進行1956棟校舍補強及拆除重建工程,並完成Is值80以下耐震能力不足的校舍全數改善。2020年至今年再投入166億元,要讓所有學校都符合耐震標準。
以高雄市景義國小為例,該校在計畫經費支持下進行廚房及宿舍、南棟校舍結構補強,學校及技師透過系統性的規劃,將校舍以新增梁柱及鋼框斜撐方式來做改善;在加強結構之餘,搭配上帶有學校特色的馬賽克磁磚設計圖騰裝飾,並將梁柱以彩漆粉刷,增加防水的效果,讓補強的構件為校舍帶來嶄新的活力朝氣。
另苗栗縣獅潭國小於校舍施工過程中,結合防災教育,提升學童地震相關之能,透過請結構技師為學生說明校舍補強原理、走讀關刀山大地震地景等方式,積極推廣防災教育,並培養孩子對於天災的警覺性,一舉數得。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希望透過校舍耐震能力改善計畫,加速提升公立高中以下學校校舍耐震能力,建構出安全及舒適的學校場域,同時針對校舍外觀美化及重新配置建築色彩,透過縣市政府與學校的配合,將課程與美感教育與結合,營造一個安心且舒適的校園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