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環境下,歐盟各國及美國抵制俄羅斯煉油產品,俄羅斯煉油廠被迫在第二季減產173萬桶/日,歐盟各國轉而向東亞詢購柴油,也帶動煉油利差自1月的美金2.4元/桶擴大至5月的美金9.8元/桶,供給持續緊俏,且隨俄羅斯詢得印度等國家增購原油,OSP下跌至6月的溢價美金4.95元/桶;另外,隨著全球疫情解封,航空燃油需求復甦。
法人分析指出,預估第三季煉油利差將至美金12元/桶,供給轉鬆,主要係考量隨戰爭降溫,歐盟各國及美國可能停止抵制俄羅斯煉油產品,還有就是,民生必需的汽油、柴油高價格將拖累需求萎縮,故整體來說,此波供給驅動的漲價終將遭需求反噬,不論戰爭在第二季或2023年結束,高價格結構將至多延續至第三季。
產業界同樣也認為油價確實再漲有壓,與油價連動最為直接的台塑化(6505)表示,歐盟規劃年底前逐步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加上近期貿易商均表態大幅減少購買俄羅斯原油,預期5月俄羅斯原油出口將減少100萬桶/日,短期油價可能上漲,但大陸封城尚未完全恢復,油品需求難以回升,且全球經濟有放緩疑慮,加上美元指數強勁,抑制油價漲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