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於2020年與業界攜手成立「台灣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聯盟」,今天再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利用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的治療空檔,為衛星元件進行重粒子輻射驗測。

台灣發展太空產業,目標是在2023年底,自主研發的電子元件可以超過60%。太空環境十分險峻,衛星在太空環境容易遭輻射攻擊而造成系統功能失常,而無法執行任務。因此透過驗測挑選出具抗輻射能力的電子元件,才能保證衛星可在太空中正確執行任務。

國內仍缺乏模擬外太空環境中電子與重粒子高能輻射照射的設備,過去廠商需前往歐美等先進國家進行測試。經由這次的合作,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所提供的重粒子驗測,可測試重粒子對電子零組件/元件的各種影響,不但可協助廠商發展抗輻射電子元件,也將共同推動跨領域太空科學研究。

國研院太空中心吳宗信主任表示,未來國內產學研界所發展的太空級電子元件,可利用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之重粒子照射平台進行抗輻射驗證與篩選,不再需要遠送國外測試,可將半年以上的驗測時間縮短到一周,大幅節省國產太空元件之開發時間與成本。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因應政府推動太空產業的發展,此次合作將有助於國內廠商發展抗輻射電子產品,搶占國際市場,讓世界看到更多台灣的重要貢獻。

國研院代理院長林博文表示,台灣進軍太空產業,除了產官學研界共同努力,很高興醫界也來全力相助。期望產業界能把握機會,提升研製抗輻射電子元件的能力,打進全球供應鏈。

#國研院 #北榮 #衛星 #電子元件 #抗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