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3C產品成癮、藥物濫用是現代父母最憂心的問題。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26日出席台大中信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十週年成果發表活動時指出,「PILOT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課程」可強化兒少心理素質,降低成癮問題,除了教育外,也要讓孩子找到「熱忱」,所以中信也大力推動棒球、籃球、電競,要孩子「不要當宅男」,更要培養好的人際關係。
根據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實證研究發現,透過「PILOT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訓練課程」可強化兒少心理素質,降低成癮問題,甚至能預防毒品濫用,此為臺灣第一個預防性實證研究。
辜仲諒26日表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難免遇到困難,低潮時甚至面臨毒品誘惑,透過臺灣大學研究,為孩子找到最具防護力的有效教材,讓學校師長與父母們都懂得如何開導、化解孩子可能遇到的校園霸凌、3C產品與藥物成癮問題。
「尤其『毒品』是最徹底根本解決臺灣社會問題的絆腳石,要盡最大努力去排除。」辜仲諒也特別感謝台灣彩券中獎人十年來善款不間斷支持,讓中信慈善基金會能與臺灣大學攜手為孩子打造更美好的環境。
中信慈善基金會長期關心兒少議題,2012年5月與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成立「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26日舉行十週年成果記者會,並發表PILOT課程研究成果報告,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前臺大校長李嗣涔、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副董事長陳國世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行政長高人傑均親自出席見證。
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在致詞時表示,「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是國家在兒少議題方面的智庫,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倡導兒童權益和保護兒童福祉上,尤其扮演關鍵的角色。
「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自2017年起與基隆市政府合作,在42所公立小學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838位五、六年級學生中,上過PILOT課程的學生在「青少年復原力」、「生活技能成效(指社交能力、拒絕毒品誘惑、情緒調節、認知調適等面對生活挑戰的能力)」、「幸福感」、「同儕衝突解決能力」、「憂鬱程度」與「網路成癮」等六項指標都比沒有上過PILOT課程的學生有較好表現。
顯示上過PILOT課程的兒少能調適焦慮與憤怒、建立社交溝通技巧,進而有勇氣面對同儕壓力,化解衝突、堅定拒絕有害物質的誘惑,另外也可降低孩子的憂鬱程度和網路成癮問題。此為臺灣第一個預防性實證研究成果,堪為亞洲預防兒少毒品濫用的領先做法。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2013年發布《吸毒預防國際標準》的結論提到,每花1美元預防,可以節省至少10美元的未來健康與社會犯罪成本。因此,2017年起,「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發展出一套本土化的「PILOT課程」國中及國小版教材,目前已在北北基等國中小及兒少團體共計超過130個單位使用,本套教材即日起開放各縣市政府學校申請,由「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提供免費師資培訓,嘉惠更多學子。
此外,融合PILOT課綱的「把上網壞習慣一網打盡_陪孩子在網路世代成長的指南」也開放民眾免費下載,讓父母與網路世代的孩子溝通零距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