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歐洲國家為應付此危機,爭相尋找俄氣的替代能源,全球恐在入冬後面臨能源短缺危機,亞洲貧窮經濟體首當其衝。
丹麥能源巨頭沃旭能源(Orsted)及荷蘭天然氣交易商GasTerra周一雙雙警告,因拒絕用俄國盧布交易,最快周二(31日)會被俄國「斷氣」停止天然氣供應。
沃旭能源聲明指出,按照與國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簽的合約,沒有以盧布支付的義務,會繼續用歐元付款,直到5月31日為止。
該公司另提到,針對Gazprom隨時停止供氣已有準備,在丹麥與德國的儲氣設施補充到滿載。
荷蘭天然氣交易商GasTerra也拒絕以盧布付款,Gazprom正式宣布周二開始停止供氣,這意味即日起到10月初,約20億立方公尺已簽約的天然氣不會交付。GasTerra表示,會從其他供應源購買天然氣因應。
歐洲經濟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指出,俄國天然氣占丹麥總能源消耗量的4%,在荷蘭能源消耗量的占比約2%。
自俄烏開戰後,歐盟國家試著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競相搶買液化天然氣(LNG)替代。LNG的好處是能靠油輪載運,無須經由管線運輸,而且相較煤炭或石油,LNG是更乾淨的燃料。
照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分析,若今年年底前,歐盟將俄國天然氣消耗量削減三分之二,全球LNG的需求量會超出供應量2,600萬噸。
然Rystad Energy報告指出,歐洲近幾個月來大肆搶購,破壞了全球LNG市場的穩定。根據倫敦獨立商品情報服務公司(ICIS),連同英國在內,2月到4月歐洲進口2,820萬噸LNG,年增29%,法國和西班牙是最主要買家。
歐洲掀LNG搶購潮,部分亞洲國家搶不過歐洲富裕經濟體,而被排擠到市場之外。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起,印度與巴基斯坦的LNG進口量少了15%,價格上漲是主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