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七股在地漁民關心漁電共生議題,1日下午七股里長聯誼會與長期關心能源轉型及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的團體,於七股區中寮社區活動中心前舉牌,提出區域開發總量應管制、台61以西勿解禁、確保漁民權益、室內養殖納入環社檢核、協調跨區衝擊等5大訴求。

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的「台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1日下午於七股區中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吸引近百在地民眾前往聆聽。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環社檢核成果有專業機構進行說明,但這次行動是希望能讓政府正視區域開發總量應管制等問題。

七股區三股里里長黃仙立指出,根據台南市經發局統計,台南市已取得同意備案的各類型光電土地面積約1萬2248公頃,其中七股區1148公頃,是整個七股行政區總面積的10%,也已經占台南市目前同意備案光電的10%,換算裝置發電潛力上看1GW,逼近2025年國家光電目標20GW的1/20,比一個縣市還多。

七股區大潭里里長陳中正則說,不論是漁電共生型或土地變更型的光電案場,都不乏離聚落太近的案例,造成鄰近社區居民身心壓力。電廠施工的交通動線,也往往會跨越不同行政區里、涉及不同局處單位,但缺乏協調機制,衝擊居民生活與進出不便。台南市府也應出面,成立跨區協調機制,維護社區權益。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楊惠欽會長指出,漁民與光電廠商的權力與資訊不對等,簽契約時屢屢發生內容誤導或約束不合理情形,已爆發多起施工導致漁民無法養殖卻毫無補償的糾紛。能源局應修改公版契約,漁業署及漁業科應提供漁民法律支援。

台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岱瑢指出,將能源局資料套疊地圖後估算,目前七股台61以東已經有899公頃的光電案場取得電業籌設許可,包括戶外漁電446公頃、鹽田光電148公頃、土地變更273公頃、室內漁電32公頃。其中,水鳥會利用的棲地,已損失高達626公頃,相當於七成光電案場有生態衝擊問題,累積效應非常可觀,而這還不包含將軍、北門的棲地減損。

在已有高比例光電開發狀況下,呼籲能源局、國家公園、農委會漁業署及林務局、台南市府,應聯合協商,提出既有案場的監管與生態恢復規畫,及區域開發總量的管制辦法,以維護西南沿海的重要生態功能。

#七股 #光電 #漁民 #七股區 #總量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