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高原期,各縣市力拚兒童疫苗施打率。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以「ACIP 兩次的會議紀錄,李秉穎欠父母的幾個答案。」為題,質疑ACIP3月24日會議不建議接種,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差1個月,但決議卻天翻地覆,到底評估依據是什麼?讓兒童疫苗的施打遲了。

游淑慧在臉書表示,ACIP是衛福部生福利部設置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提供疫苗施打政策的相關專家意見,主席是李秉穎,這一個小組在今年的3月24號及4月20日,分別討論過6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的問題。

她指出,兩次會議僅差一個月,但決議卻天翻地覆,3月24日不建議接種,疫情將起、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

游淑慧說,請教指揮中心和李秉穎幾個疑問,美國、歐洲都是去年年底就開打6至11歲兒童疫苗,到了今年的三月,累積已「千萬名兒童」施打,但為什麼到ACIP會議中,卻說還要等更安全性及效益資料數據,所以不建議施打?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出ACIP會議紀錄,質疑3月24日不建議接種兒童疫苗,疫情將起、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摘自游淑慧臉書)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出ACIP會議紀錄,質疑3月24日不建議接種兒童疫苗,疫情將起、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摘自游淑慧臉書)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出ACIP會議紀錄,質疑3月24日不建議接種兒童疫苗,疫情將起、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摘自游淑慧臉書)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出ACIP會議紀錄,質疑3月24日不建議接種兒童疫苗,疫情將起、火燒屁股後,4月20日才逆轉為「建議推動」。(摘自游淑慧臉書)

游淑慧質疑,那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到底等到什麼了不起的新資料,就又推翻前次決議,改為建議推動?ACIP的兩極決議,就讓台灣兒童疫苗的施打晚了一個月,到底他們的評估依據是什麼?

游淑慧再問,ACIP的意見到底重不重要?ACIP直到4月20日專家會議才再次更改決議,建議「 6至11歲兒童接種Moderna 疫苗」,但指揮中心4月17日就提前表示,食藥署已召開專家會議在考量有效性、安全性等狀況下,同意6歲到11歲兒童可施打莫德納疫苗。

游淑慧說,到底我們疫苗接種政策哪些專家決定?他們的專業是什麼?讓台灣兒童疫苗的施打遲了?

#新冠肺炎 #台灣 #施打 #游淑慧 #A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