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星今天舉行股東會,會後舉行線上記者會,近期上海及昆山全面解封復工,車廠重啟拉貨,精星營運亦擺脫4月谷底重回成長。
焦佑衡表示,過去大家將PCBA視為服務廠,從國外看,台灣精星不是很大的公司,但5、6年前開始決定往新能源車及重工機械等少量多樣、必須長時間證認、非常特殊的立碁市場發展,經過多年不斷轉換的努力,終於走到這些特殊領域,與電池供應商及新能源車廠建立長期配合關係,且因歐美客戶尋找大陸廠商合作,也開始進入歐美市場,這些都是佈局很久的成果。
就產業來看,精星總經理劉貞佑表示,2021年新能源車較2020年成長150%,產量不到400萬輛,2022年預計成長至500萬輛,2025年可望超過1200萬輛,2021年到2025年年複合成長達38%,前景相當看好。
焦佑衡表示,第2季因大陸封城,致使客戶拉貨較慢,不過解封後需求很強,目前精星狀況非常好,幾乎是滿載,第3季也很好,今年是非常好的一年。
由於客戶訂單強勁,精星蘇州廠已經滿載,公司在蕪湖建立新廠,劉貞佑表示,蕪湖廠有6條SMT線,共分為兩區,其中一區將於7月1日正式量產,預計很快會填滿,另一區預計明年增加自動化生產設備,以因應江西等地客戶需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