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議題再起,油價維持每桶120美元,煤炭價格更飆漲了4倍之多,即使台灣能源需求大,但煤炭進口量卻大幅減少;根據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顯示,我國今年1至4月國際商港貨物裝卸量2億3875萬計費噸,較去(110)年同期減少2.4%,其中,貨物裝卸量減少最多的是煤炭(占4.6%)、較去年同期減少11.1%最多,鐵礦砂(占 3.7%)、鐵礦石(占 3.1 %),分別減少6.8%及3.8%。

台灣相當仰賴能源、原物料、大宗物資進口,台綜院院長吳再益直言,媒炭進口大減,最大原因是價格太貴了,煤炭去年初每噸才80到100美元之間波動,到今年6月初,價格一度飆漲至421美元,等於1年半來價格狂飆4倍之多,若廠商用煤來發電,發愈多電、虧愈多錢,直接跟台電買電就好了。

吳再益分析,去年中、澳關係緊張,中國大陸對澳洲祭出禁煤令,導致缺煤限電,已經炒高亞洲的煤價,今年2月俄烏戰火,各國抵制俄煤,買家搶非俄羅斯生產的煤炭,更推升了全球煤炭價格;屋逢偏漏連夜雨的是,煤炭生產大國的澳洲,近來疫情以及豪雨成災,更嚴重衝擊燃煤出口,6月初才會來到421美元的高價。

對於我國1至4月我國國際商港貨物裝卸量年減2.4%,主計總處分析,仍與全球航運受COVID-19疫情影響有關,衍生缺櫃及塞港等現象所導致的。

#減少 #價格 #貨物裝卸量 #煤炭 #媒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