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齊漲,餐桌上的飯菜也是漲幅有感,目前虱目魚產地池邊價每台斤衝破70元創歷史新高。養殖發展協會指出,國內自產魚苗清明前後開始放養,但其餘月份依賴的進口苗因為疫情所以進貨得少,導致量少價揚。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說,一般台南以北虱目魚養殖的盛產期是每年9-10月,當時價格會到最低檔,其他月份的空窗期則由北高雄的虱目魚量來填補。其實近20年的價格都很穩定,這次來到70多元,可見疫情打破本來大家的認知。

侯彥隆指出,除了疫情養殖業者擔心消費緊縮而調節產量,國內自產虱目魚苗約清明左右開始放養,其他時間的魚苗放養就得依賴進口,尤其從印尼,然而疫情期間印尼進口苗進來得少,導致虱目魚量下降。

此外,疫情下民眾居家用餐變多,好處理的台灣鯛、鱸魚、虱目魚的穩定性與需求因此拉高,在多重複合性因素下使得虱目魚來到這樣的高價。

台南虱目魚養殖戶指出,虱目魚因為國人愛吃,很少再外銷,這點和石斑魚不同,不會太擔心石斑魚回銷衝擊虱目魚市場,畢竟客戶取向不同,也各有市場。

#虱目魚 #放養 #進口 #疫情 #池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