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6日第二季理事會決議「升息升準」雙政策工具搭配,為2008年以來再度登場。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東北亞區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在本報專訪中分析,央行的政策目的有二,一為緊縮流動性,一為拉檯資本成本,都屬於緊縮貨幣政策的工具,由於此次政策利率只調升半碼,低於市場預估的1碼,雙政策搭配若只有一次,效果可能不明確,估量央行會兩者併用,至少到今年年底。
渣打銀行最新估測,央行將於第三、第四季理事會,也就是9月、12月持續緊縮貨幣政策。對於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步調,在16日的調升3碼之後,符銘財說,聯準會主席鮑爾表態的「3碼不是常態」,渣打認為會以每次2碼的幅度調整,直到2022年底目標利率到3%為止。
央行理事會16日以「調升政策利率,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的決議,明確宣示央行持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有助強化政策效果,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達成維持物價穩定。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存款準備金調升0.25個百分點,預計降低貨幣數量流動性,貨幣乘數效果下,約調節臺幣1,200億元,並提醒銀行體系要很謹慎安排資金管理。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分析,央行透過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手段,降低資產價格過熱與金融失衡的風險,將金融機構的超額儲備進一步降至2020年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符銘財表示,升準將吸引部份資金回流到央行可以管控的系統,央行保持觀察,追蹤政策效果,如果CPI 仍持續走升,雙政策工具搭配就需要再調整,以溫和的緊縮貨幣政策跟進全球升息潮,但又不能打擊到經濟成長動能。
央行此次亦對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從3月預估的4.05%下修至3.75%,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出的理由是「COVID疫情、俄烏戰爭、全球高通膨的『三大黑天鵝』,全部變成『黑犀牛』」,對全球及國內經濟的衝擊將擴大並延長。
符銘財表示,2022年上半年的國際局勢明顯改變,全部超過早先的預估,連各國央行升息力度都變的像「趕進度式」,這些改變帶來最大的衝擊會反映在民生消費的排擠,人們在支出了必要的汽油錢、家庭日常花費後,口袋已經所剩無幾,最先被放棄購買的必定是3C電子產品,新款手機也不在增添考量範圍,「這些都是台灣電子業出口的重點產品!」,估計長尾效果將反映在台灣下半年出口訂單的惡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