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人間國寶楊秀卿在17日辭世,享壽89歲。去年她在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上,說明了對說唱藝術的想法,當時她提及,「以前唸歌是為生活,後來唸歌是為文化。」
楊秀卿在2009年被文建會(現文化部)指定為第一屆重要傳統藝術說唱類保存者。她出生於1934年,在4歲時因病延誤就醫而失明,被送往基隆蕭家當養女,在同樣雙眼失明的養女姊姊教導下,苦練學會唸歌藝術,13歲開始在茶館、公園等地走唱。
由於唸歌藝術必須又說又唱,楊秀卿靠著記憶力和即興發揮能力,一人分飾多角,轉換民間歌謠、歌仔戲曲調和南管音樂,說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此外,楊秀卿過去也樂於和年輕人合作,一起用創新手法呈現傳統藝術,2016年她曾和雲科大學生視覺傳達系學生黃宇謙、張芳榕、王柏仁,推出專輯MV《唸啥咪歌》,一舉拿下2016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傳達設計類(Communication Design)中,電影與動畫(film&animation)的「絕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並在紅點大獎頒獎典禮會後舉行音樂會,邊彈月琴邊說學逗唱,德國觀眾聽得入迷,也讓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唸唱藝術也在國際發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