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台20線157公里南橫公路東端一處彎道的懷瀞橋,訴說著築路英雄默默付出的故事。(蔡旻妤攝)
座落台20線157公里南橫公路東端一處彎道的懷瀞橋,訴說著築路英雄默默付出的故事。(蔡旻妤攝)
已故公路局養路組幫工程司許瀞文(中)2010年莫拉克風災後前往勘災因公殉職,圖為許瀞文與昔日長官合照。(公路總局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已故公路局養路組幫工程司許瀞文(中)2010年莫拉克風災後前往勘災因公殉職,圖為許瀞文與昔日長官合照。(公路總局提供/蔡旻妤台東傳真)

南橫公路日前恢復全線通車,其中157公里處懷瀞橋靜臥溪谷,公路局養路組幫工程司許瀞文2010年莫拉克風災後前往勘災因公殉職,這是公路總局唯一1座為緬懷女性工程人員而命名的橋梁。

英魂化作長橋守護用路人,座落南橫公路東端一處彎道的懷瀞橋,雖只是用路人的匆匆一瞥,背後藏著許多公路人的犧牲與奉獻。公路總局台東工務段長李秉仁憶及,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時,他擔任關山工務段長,數日滂沱大雨,南橫公路首當其衝,西端柔腸寸斷,東端近400公尺的路基完全被掏空,21座橋梁被摧毀,災情慘重,以往未曾見過。

李秉仁說,被沖毀的懷瀞橋原址僅為2x2公尺箱涵,但風災過後卻變成約30公尺的沖蝕溝,大自然威力驚人。因復建道路前必須事先勘查,了解地形地貌,許瀞文便於2010年5月6日到台東現場視察,當晚結束工作回到關山鎮上住宿,不幸遭酒駕騎士撞上喪生。

許瀞文出生營造業家庭,美國賓州大學土木工程碩士,2000年考進公路總局,負責認真、人緣佳,前途看好,公總稱「漂亮寶貝」,意外時她年僅39歲、未婚。

當時帶隊的前公路總局總工程司吳進興說,當消息傳回台北時,長官和同僚都感到悲痛及不可置信,心疼才30多歲的許瀞文,竟然會因為酒駕肇事者的過失,葬送寶貴性命,「一個優秀的工程人員,就這麼離開了,無論是對總局或家屬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損失」。意外發生起源於視察道路災害,而台20線向陽路段157公里處正好有1座橋梁,為紀念她,遂取許瀞文名字中的「瀞」字作為懷念。

除了懷瀞橋外,南橫公路上還有開路期間犧牲的蘇進涇和陳武雄2位段長,分別有「進涇橋」和「武雄橋」、工程司廖昌仕的「昌仕橋」、及築路施工時發生意外的榮工處小隊長李炳才的「炳才橋」。

昌仕橋於2004年因敏督利颱風侵襲時,遭洪流沖毀,評估後放棄復建,另進涇橋則改成箱涵,另建明隧道紀念;「炳才橋」、「武雄橋 (施工中)」、「懷瀞橋」則在莫拉克後陸續復建。

南橫公路是許多人心目中台灣最美的高山公路,沿途有巧奪天工和壯麗的南橫八景,另有南橫3橋,訴說著築路英雄默默付出的故事。

#南橫公路 #工程司 #公路總局 #南橫 #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