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台灣電價本來就是比較便宜,長期便宜用電,對台電的改造及基礎建設不利,包括建置智慧電網都需要資金,而台電是國營事業,台電虧損也是全民買單,使用者付費是合理。即使這次漲幅看起來很大,但對比國際而言仍相對便宜。
外界認為這次政府調漲,對產業界雪上加霜,也打擊疫情後的復甦力道?
沈國榮認為,產業復甦優先條件是長期供電不要缺乏,所以漲價必須對人民有交代,像是台電何時完成改善、何時電力不虞匱、機組何時啟用、智慧電網建立如何完成,都要交代清楚。
和大用電占總營收約3%,以一年營收60億元計算,約1.8億元電費,公司每個月統計夏季用電及非夏季用電,調漲後每個月增加到3.3%,金額約150萬元,一年電費支出增加至2億元,仍是可承受範圍。公司也開始節電措施,7月1日規畫辦公室、各廠房冷氣開放使用限制,大家用電必須適應高電費時代。
對於和大今年表現,沈國榮指出,先前受到缺工、匯率、疫情及原物料的影響,目前海空運價格到達頂峰,台幣匯率因美國升息縮表,產生貶值效應,移工也恢復進來,和大最困難時間已經過去。目前只是缺晶片,預計8月能解除,訂單慢慢回流中,8、9月是產能大躍進時候。
匯率部分,台幣去年底升值到27.3元,近期貶值到29.7元,預期未來會在30元區間波動,台幣變動趨穩,對於外銷產業是正面幫助。和大2022年下半營收、獲利逐月攀升,最快8月就會看到業績好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