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錦鯉產業曾經蓬勃發展,卻因養殖環境與產業沒落,至今只剩屈指可數的錦鯉場,龍潭區三和青創基地內的佳河錦鯉園業者黃承紹培育多達40多種龍鳳錦鯉新品種,透過青年事務局社區與設計人才媒合,由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開發出錦鯉襪、抱枕、「魚」傘、御守、門簾、龍潭茶聯名包裝等創意商品,將傳統錦鯉產業用不同方式推廣給年輕族群。
黃承紹因為大伯養錦鯉,耳濡目染之下也對養魚有濃厚興趣,早期他養食用魚,後來台灣養殖錦鯉曾盛極一時,從日本引進種魚後,他與自己養的錦鯉交配,成為可在魚缸裡飼養的新品種龍鳳錦鯉,魚鰭長在水中飄逸特別迷人。但養錦鯉並非一帆風順,不少客人只欣賞不買魚,目前除積極推廣親子遊程以外,也面臨客群開發問題。
為協助解決困境,中原商設系老師黃文宗帶領碩士生開發文創商品,設計者粘婉芸以「鯉躍龍門」、「如魚得水」等吉祥語設計御守及口罩,以錦鯉花紋為構想,搭配水紋、祥雲等符號意象呈現;柯柔瑄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錦鯉的種類,以「錦鯉圖鑑」為設計概念,將10種常見與稀有的魚種印製在T恤及提袋上。另外還有林暐娟以龍潭魯冰花與茶花發想設計出錦鯉襪,一款穿上去腳會變成錦鯉,另一款則是腳被錦鯉吃掉,非常逗趣。
大學部一年級學生則融入龍潭客家意象,以「錦鯉花布」為題各自發想創意,最後選出優選設計製作成抱枕、衣服、手提袋、飲料提袋、「魚」傘等成品。
三和青創基地執行長廖緗翎說,中原師生在色彩應用上結合文創概念進行發想,讓大家看到各式不同於以往死板的錦鯉造型意象,未來希望這些設計量產成為龍潭區獨一無二的伴手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