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今年6月10日以藥物殘留為由,公告6月13日起全面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農委會因此將目標市場轉往日本等其他市場。但有專家指出,老以「台日友好」來行銷台灣農產絕非長久之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無論是鳳梨還是石斑魚,所有賣到日本市場的農漁產品都是台灣最好的,是靠市場機制,而非日本同情。
日本政經觀察家福澤喬日前在談話節目《有話好說》表示,日本人會吃鰻魚,但根本不知道怎麼吃石斑,真的愛吃早就搶翻天,如果行政單位只是以「日本愛台灣」的觀念就要日本人買單,根本無法長久。
陳吉仲今日回應,無論是鳳梨還是石斑魚,所有賣到日本的農漁產品都是台灣最好的,以鳳梨和鳳梨釋迦為例,之後將以-40度至-80度來冷凍加工出口,加上本來就有龍膽石斑外銷日本,只是現在碰到中國大陸片面暫停輸入。
陳吉仲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的外銷市場,日本已經躍居第二,僅在第一名的美國之後,我們的農產品外銷是靠市場機制,而不是靠日本的同情和非市場機制請日本消費者買單,否則去年鳳梨就不會賣了1.7萬公噸,到日本,台日雙方會在遵守貿易規則下進行的農產貿易,這才是長久之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