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分科測驗第一節考物理科,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表示,試題難易度與過往指考試題難易度差不多,屬於中偏難。整份試題兼具基礎學科試題、高層次學科認知題及素養試題。
全中教表示,物理科前段單選題多屬基礎學科試題,同學具有基礎學科能力即可拿分,試卷中也有不少素養試題是須具備閱讀理解能力(例如第10、15、19~21、25~26),方能判斷使用相對應學科知識,複雜計算的試題不多。
全中教指出,這次物理科實驗有入題,唯測驗之實驗試題,並無直接對應課綱指定操作實驗,非傳統實驗試題,但可評量出實驗操作所須具備的相關實驗設計與圖表分析判斷能力(22~24題)。原子核以往相對冷門,近年較常出現,今年也出現(第8題)。
全中教說,遺憾的是本次測驗並無時事相關議題,第16題雖然看似有提到新冠肺炎,但是只有考到簡單的折射概念,與新冠肺炎並無直接關係。綜合看來,是一份中規中矩的試題,對第一屆考生也相對是一份友善的試題。
另一個教師團體全國教師會則解析說,物理科試題靈活,取材科學新聞、生活情境和教材內容,新課綱主題量測的不確定度,波的特性探究與實作等入題。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型,考驗考生對教材熟悉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 整體難度中偏難。
全教會表示,物理科試題取材生活化,例如新冠疫情防疫餐桌豎立飛沫傳播的壓克力板,討論其折射率與真實距離。去年十二月發射的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太陽與地球系統的質心運動等,以科學新聞和生活情境入題,強調物理基本概念。考生須相當熟悉教材內容的概念。
全教會指出,物理科試題取材課綱主題多,考生必須熟悉內容的概念。包含透明物體的折射率、近代物理光電效應、波的特性、不確定度與量測、熱學、超新星爆炸、電流磁效應與電磁感應等。建議考生融會貫通課綱主題。
全教會指出,部分題目命題新穎,如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與拉格朗日點特性探討,結合課綱萬有引力、質心運動與力學能概念等。本題具有引導教師和學生關注時事科學新聞的教育意義,判斷應有不少物理教師會與學生分享此時事科學主題。
全教會說,混合題有關光電效應命題,從基本題由淺入深,具有循序漸進引導考生思考試題的層次。混合題主題聲波與光波,考生須具備基本的物理概念,並能以探究與實作習得的分析與表達能力,思考與回答本試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