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1日指出,先前遭暗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16年在演說中提倡「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概念,不僅將美國注意力轉移到與自身全球戰略更相關的南海等海洋區域,更將區域強權印度拉攏入夥,讓「印太」成為北京領袖痛恨的語詞。
CNN資深全球軍事事務分析師倫登(Brad Lendon)與編輯芮恩(Andrew Raine)表示,安倍是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在他的領導下,日本政府透過釋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給予自衛隊在海外與美國共同作戰的法律基礎;他還啟動了日本的「多功能護衛艦」計畫,給予「出雲號」(DDH-183)和「加賀號」(DDH-184)直升機護衛艦操作F-35B匿蹤戰機的能力,成為事實上的輕型航空母艦。
但倫登和芮恩認為,安倍最大的成就並非軍事裝備,而是創造了「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句話。在2016年的一次演說中,安倍正式提倡透過更廣闊視野看待亞洲、強調太平洋與印度洋對互相和平及穩定至關重要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概念。
兩人指出,這促進華盛頓將長期以來關注範圍從中國大陸、澳洲到美國的「亞太」,轉變為同時包含印度洋區域的「印太」,連當地最重要的聯戰司令部,也在2018年自「太平洋司令部」(Pacific Command)更名為「印太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地理位置中心也移至南海和東南亞,讓全球聚焦於當地各國與中國大陸的領土糾紛。
倫登和芮恩表示,「印太」改變了許多外交政策制定者思考和談論亞洲的方式,也成為近年無所不在並讓北京領袖痛恨的語詞。
更重要的是,此概念將當地另一個可牽制中國大陸的區域強權印度拉攏入夥。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2007年啟動不久雖就遭遇停擺,但在2017年底恢復後合作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北京的警戒對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