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大學申請入學書面審查資料最重要的一部份,《親子天下》今(23)日公布調查結果,即大約3分之1負責甄試的教授,僅以6到10分鐘看一份書審資料,而2成老師只花20分鐘,更有9%僅花不到5分鐘看完一份資料。
為了解大學教授參與甄試負責書審的情況,《親子天下》在5月30日到6月30日期間,透過電子郵件發送問卷到全台1508個大學校系,最後取得609份有效樣本,在今天下午舉行「大學面試官調查發布座談記者會」並公布結果,教育部長潘文忠等人都到場出席。
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表示,根據調查結果,35%的大學教師認為,108課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歷屆學生強,26.3%認為更能表達自身觀點。
在書審資料部分,潘乃欣提到,大學教師願給高分,其中「符合任教科系專業」最獲得青睞,其次是「呈現高中學到的素養能力」,而在書審資料項目部分,也有36.7%大學教師認為「學習歷程自述」非常重要、49.1%認為很重要。
儘管書審資料很重要,潘乃欣指出,調查也發現,33.8%老師僅花6到10分鐘看一份備審資料,占比最高,另有20.4%老師花20分鐘以上看一份資料,18.9%介於15到20分鐘。另有11.8%花11到15分鐘,8.8%花不到5分鐘看一份資料;若按學群來區分,文史哲(29.7%)、建築與設計(29%),有較高比例的教師,花20分鐘以上檢視一份資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