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聯合各國推動逾430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1.3兆)的「歐洲晶片法案」,旨在確保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穩定。其中,西班牙政府擬斥逾120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3680億)從零開始建設國內半導體產業,然礙於先天條件難與歐盟其他國家競爭,所吸引到的晶片廠卻寥寥無幾。
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西班牙主要挑戰是吸引有意承諾進行數十億歐元長期投資廠商,但這些廠商多數會選擇如德國這般擁有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國家,因為他們已經建立供應商和人才。
報導稱,西班牙的野心旨在為歐盟實現目標,即2030年達全球產能五分之一的微晶片,高於2020年約10%。然知情人士表示,這項計畫是由歐盟為補貼疫情的經濟損害所分配資金推動,但阻力則是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競爭。
西班牙曾試圖吸引台積電,但外界預期後者會選擇擁有龐大晶片生態系統的德國。報導指出,台積電過去一年多持續與德政府討論設廠,但短期不太可能做決定;今年3月,英特爾宣布在德國東部的馬德堡斥資170億歐元興建晶圓代工廠。
各國爭相挹注巨資,以提振國內半導體製造和研發,美國通過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大陸也加大投資力道追趕,歐盟晶片計畫則讓歐洲國家互相競爭。而這項投資對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的西班牙尤為重要,被他們視為提振國內工業基礎的一部分。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s)表示,製造商對政府兩個月前推動補助表露興趣,但他們需要時間來決定投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