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不斷在中國周邊航行的美國「林肯」號航母終於在時隔7個月後返回美國本土。陸媒「樞密院十號」報導,該航母艦長、也是美國首位女性航母艦長鮑恩施密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透露,在南海活動期間,中國海軍艦艇經常尾隨美國航母,中美軍機也數次出現「互動」,但雙方的操作都是「專業和安全的」。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11日報導稱,「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已返回美國本土,結束了跨越太平洋、累計航程約6.2萬英里的印太海域部署,並在美國海軍歷史上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搭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C隱形戰鬥機、首次由一名女性艦長指揮航母。

報導稱,這艘航母於11日早上駛入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科羅納多北島海軍航空站的泊位,航母打擊群中的護航艦艇也返回了各自母港。第3航母打擊群指揮官安德森少將在新聞發佈會上總結說:「在過去的七個月裡,『林肯』號航母打擊群作為靈活和動態的響應選項,展示了它對印太地區合作夥伴和盟友的承諾,我們的打擊小組進行了無數聯合任務和演習。」

他介紹說,「林肯」號為期7個月的部署中,其中5個月都在第七艦隊的責任區域活動,包括為駐日本美軍提供了額外的航母存在——今年早些時候,該航母在菲律賓和南海多次參與雙航母聯合演習。「『林肯』號搭載的艦載機聯隊在為期222天的部署中一直很忙,總飛行時間為 26919小時,彈射和攔阻降落次數為8515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林肯」號航母艦長鮑恩施密特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該航母在南海活動時,經常出現中國海軍艦艇緊跟在美國航母后面的情況。她說:「我們與他們(中國海軍)互動的整個過程都是安全和專業的。在一些飛行操作中,雙方飛機也確實進行了互動,但每次互動時,仍然保持安全和專業。」她補充說,與解放軍艦艇的這些「互動」主要發生在常規巡邏任務和演習期間,因為「林肯」號沒有進行任何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

「樞密院十號」文章稱,「林肯」號航母今年1月離開美國西海岸後就一路直奔西太平洋地區,接下來頻繁參與該地區的聯合演習,並多次做出「挑釁性」舉動。1月下旬,它剛抵達任務海域就進入南海,並與「卡爾·文森」號航母一同在南海進行所謂「聯合行動」,結果發生了「卡爾·文森」搭載的F-35C著艦失敗落入海中的事故;3月15日,「林肯」號從菲律賓海北部海域還放飛艦載機「飛越黃海」,向北韓示威;3月22日,「林肯」號再次進入南海並訪問菲律賓;4月,該航母與日本自衛隊在日本海和東海展開大規模海空演習;5月,當解放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在日本週邊海域訓練時,「林肯」號航母疑似在附近海域監視;此後,該航母又與「雷根」號航母在菲律賓海再度展開雙航母演習,6月初,「林肯」號又在關島參與針對中國的「勇敢盾牌」大型演習,直到「環太平洋2022」演習開始前,它才向東航向夏威夷。

文章稱,「林肯」號航母這次部署雖然表面「囂張」,但從鮑恩施密特透露的信息可以發現,其行蹤一直在解放軍海空力量的監視之下。

文章稱,而更讓美國海軍焦慮的是,隨著「林肯」號返回本土,當前美國在西太平洋海域又只剩下唯一可用的航母「雷根」號——而且它已經完成了高強度的3個月預定部署計劃。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可用兵力的捉襟見肘已經是顯而易見了。儘管美國官員還在「叫囂」未來數周內要派海軍艦艇穿越台海,但超期部署的「雷根」號會不會在疲勞中折騰出類似「F-35掉落南海」的事故?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林肯 #專業 #航母 #演習 #艦長